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天河 珠江新城华夏路8号

          合景国际金融广场

电话:020-8258 0088(24小时热线)

邮箱:Admin@Lawyer.GD

业务范围

中西艺术融合的困境
来源: admin   发布时间: 2014-11-25   3833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早在19世纪20年代林风眠就提出了“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然而中西艺术融合的实践,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处在徘徊、停滞或割裂的状态。直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西艺术融合不应该仅仅是在艺术媒介或语言形式层面的简单交流和结合,更重要的应该是深入到内在精神的文化层面,它有别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国际接轨”。从某种角度来看,艺术的融合比政治、经济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显得更为复杂而艰难。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常常陷入文化碰撞和审美冲突的困境。而正是这种文化碰撞和审美冲突,为中国传统艺术突破原来的面目进而走向现代化创造了契机。然而,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当前的许多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在这场文化冲突面前失去了应该具有的文化立场、审美心态和行为主张。他们没有站在本土的文化立场上去思考,没有从史学的高度、用长远的目光去认真考察当前中国艺术界的现状和国人的审美习惯,却一味麻木地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狂热地模仿西方的审美方式,并极力贬低甚至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一些注重传统的艺术家则在不同程度上排斥西方艺术。两种极端的学术态度都使中西艺术融合陷入了僵局。 

  一、文化发展失衡——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 

  回顾百年之前,倡导西学的勇士自然不在少数,许多国学大家也都健在。无论国学大家还是西学健将,其报国之心是一致的。两种文化主张可谓势均力敌,在互相激励的对话和针锋相对的辩论中进行着漫长的交流与融合。有识之士对西方现代理念和中国传统观念都进行了从梳理研究、理解建构到消化融合进而实现变革与发展的探索,并自觉地为这场文化变革担起了薪火传承的重任。传统艺术愚昧落后和顽固保守的一面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被改造、转换或遗弃,而潜在的积极一面得以重新复活。遗憾的是,这种平等的对话方式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接二连三的内忧外患而有始无终,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多次被无情地中断。与此同时,继现代艺术之后,西方后现代艺术则以更强劲之势迅速崛起。西方艺术现代化的事实说明了其文化策略的成功和艺术变革的胜利。许多年轻人纷纷远渡重洋求取艺术真经。如今,海外学成回国的(也包括本土成长的)优秀西方艺术理论专家已经占据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编辑部门,并逐步成为当代艺术领域的生力军。这本是好事。然而在这中西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形势下,西方艺术观念和艺术批评理论当然地成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主体话语,西方价值标准成了品评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依据,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依据。传统美学理论不管是糟粕还是精华则全被当作陈腐晾在古书堆里,或者干脆被当作落后的典型淹没在唾骂声中。一些甘于寂寞的研究传统艺术理论的学者和倾向传统的艺术家,在当前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事实上这种失衡并非源于中西文化内在力量对比实质性的差异,真正的原因在于文化传承的连续或者中断。表面上看西方后现代艺术否定传统而主张创新,事实上,是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对传统经典理论的解构和重构,本质上还是一种对西方传统艺术的批判性继承。这一点恰恰值得国人的深思和借鉴。 

  二、艺术行为失态——强大的西方文化攻势与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后殖民心态 

  一些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现了全球性操纵之后,把文化艺术也列入了战略范围,作为增强国力的软性资源加以开发,并为推行其美学理念和价值观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策略。从国内被许多当代批评家所推崇的、被媒体所追踪的以及被市场所吹捧的那些代表“当代艺术”的许多作品里,无不反映出西方审美价值体系的强大文化攻势已经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产生一定的战略效应。西式的思维方式、西式的审美气质、西式的话语模式、西式的艺术形式,包括西式的“参考文献”和传承文脉,从头到脚可谓拥有了全套的西式文化武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美学思想在这些作品中几乎消逝得无影无踪。提到传统文化,他们总习惯于列举三纲五常的束缚、八股文的空洞和女人裹小脚的愚昧等等,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和进步的意识。虽然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无法退回到历史的某朝某代,晋唐的书法、宋代的山水、明清的花鸟也难以重新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形式和主导内容,但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养分或人类智慧永远是世人的宝贵财富,其中暗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气质,则是民族性的根源,是启封国人灵魂的解码。作为中国艺术家无法回避这一客观史实。许多艺术家正是由于缺乏传统优良审美基因的良好继承,因而在日益国际化的世界文化舞台上,丧失了一个文明古国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自信和文化姿态。于是,中国或东方身份的事实,也需要获得西方的认可才得以名正言顺。这种后殖民心态,使自己主动变成了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并以此为荣。面对诱人的外币,一些艺术家丧失了文化廉耻,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审美需求,完全抛开自己真实的心性表达。他们在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大面额外币的同时,或许也满足了部分国人因媚外而萌发的虚假审美需求,却难以使大多的国人产生由衷的共鸣。更需警觉的是,若长此以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一旦全方位接管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国人便不知不觉地正好中了“西方艺术中心”的文化圈套。 

  诚然,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发展符合西方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有其合理性,其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尤其是过于保守的传统艺术家)摆脱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也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1985年美国装置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的作品来华展出,就为历经多年思想束缚的艺术家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视觉体验,并激起了轰轰烈烈的“85美术新潮”,其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虽然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使中西出现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现实问题,但其文化背景毕竟差距甚大,将西方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直接“拿来”,既无传统根基也缺乏生长的土壤,从短期来看或许有一些表面化的效果,但绝非长久之计。 

  三、中西融合失语——西方艺术观念和理论的主导地位与传统美学理念的日益边缘化 

  文化发展的失衡导致艺术行为的失态,艺术行为的失态同时又加剧了文化发展的失衡,循环往复。在这样的前提下,中西艺术融合的有效性颇令人担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西方近当代艺术(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实现了全面性开放。在短短的四五年里,主张接纳西方观念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以研究或摹仿的姿态把西方100年里所发生的艺术流派或艺术形式几乎全方位地重新演绎了一回。20世纪90年代前后,他们开始真正关注和学习当下的西方艺术。尽管他们逐渐拥有了西方最前沿的艺术观念和理论,并且颇具创新的激情和变革的勇气,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体验。于是,他们误将西方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现成的样本。由于西方艺术理论在当前中国艺术界的话语地位,这些观念和理论还没有经历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洗礼,没有与中国传统艺术进行正面的碰撞,便开始主导在这场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命运的变革。一些艺术家简单摹仿乃至直接抄袭西方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的“杰作”和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西式艺术批评家面对艺术作品的自言自语或纸上谈兵的高谈阔论,虽然已经共同虚构了一个“当代艺术”繁荣的假象,却仍然难以掩盖这样一个事实:缺少原创和缺乏内涵的伪艺术肆意流行,能够融中西之长并真正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则凤毛麟角。近些年,在国外走红(也颇有成就)的某些艺术家纷纷将“民族符号”载入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这虽然表明他们已经萌动了民族的意识,并积极地进行着中西融合的探索,但从本质上看,其作品仍然缺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真正的民族精神,不过是贴上了“中国制造”标签的西方艺术。而主张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大多数画家虽然有吸收西方艺术的动机,并进行了多种尝试,却往往流于表层。如:拿西方油画的色彩样式套用中国文人画的意境,或者用西方古典绘画的造型方法结合中国传统的笔墨程式,或者把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形式、变形技巧或肌理效果直接挪进中国画里等等。少部分画家则干脆独自沉醉于传统艺术的语境之中,完全脱离当代的生活环境和话语环境,漠不关心西方艺术的发展动向。其中虽然也有极少数画家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对西方艺术也有深入的研究,其探索已经不满足于艺术媒介或语言形式的层面,开始触及文化的深层,但更多的画家却终因对西方艺术缺乏深入研究而草草收场。随着话语权的逐渐丧失,主张继承传统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日趋边缘化。传统美学理念也随之逐渐被“当代艺术”所冷落乃至遗弃。从发展的主流来看,中西两种艺术观念常常处于相互疏离和排斥的状态,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形成相互对话的良好局面。这样一来,“中西艺术融合”便成了一句冠冕堂皇的口号。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形下,多一分对传统艺术的重视和呼唤,虽然有可能背负“保守派”或“狭隘民族主义”的骂名,却有利于为中西艺术融合营造一个平衡和平等的话语环境。当代艺术家只有重新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挖掘传统艺术中具有普遍意义、进步意义的部分和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将其与当代艺术相衔接,并敞开胸襟主动接受西方艺术的冲击,积极借鉴西方艺术道路的成功经验,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形式,才能使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原载《美术报》2007年2月24日)